(圖片出處)

楠梓區位於高雄市較為北端的位置,鄰近橋頭區、左營區、仁武區。楠梓區一直以來大多以工商業為主,過去有高雄煉油總廠,以及楠梓加工出口區,因此帶動了經濟以及人口快速增長。楠梓區也是高雄設立最多大學的區域,在大量的人口成長之下,使得楠梓區發展了新興商圈。

說到台灣最獨特的風景絕對是廟宇建築,在楠梓區有一座歷史相當悠久的廟宇,據傳其歷史可以追溯到乾隆年間,可說是相當古老的一座廟宇,那就是楠梓天后宮。

▲楠梓天后宮位於大馬路三叉路口

楠梓天后宮舊稱楠和宮,而楠梓的台語稱作「楠仔坑」,天后宮位於楠仔坑街上,這條街是清朝從府城(台南)通往鳳山縣城(左營)路上的重要街市,因此廟宇形成地方信仰中心,也是台灣各地傳統聚落普遍的現象,而楠梓天后宮見證了楠梓區的歷史開墾,更是凝聚楠梓人民的重要聚集中心,格外具有歷史意義,加上傳統的工藝特色,在2007年被指定為市定古蹟。

 

建築特色與格局

 

▲楠梓天后宮平面圖(圖片出處)

▲正殿及正殿裡匾額

▲天公爐

楠梓天后宮因道路拓寬的關係,廟宇緊鄰道路,因此沒有前埕。過去的前埕據說約是現在廟前28公尺寬道路的一半左右,而且要進廟還要踏兩階階梯,但因為道路必須而拆除實在可惜。而建築本身由「雙連山牆」(三川殿『註1』、正殿)主建物,帶左、右護龍(水形馬背)加後殿之兩進式格局(各棟獨立)構成廟宇空間場域、信仰中心,殘留有清代(19世紀)普遍地方廟宇特色之建物群。

 

1

包括前殿、正殿及後殿。其中,有狹長如街屋者,如台南祀典武廟;或正殿獨立在中,呈「回」字形平面者,這是大型寺廟或孔廟才有的格局,如台北萬華龍山寺、台北保安宮。

 

祭祀信仰

前殿主祀天上聖母(媽祖),陪祀有註生娘娘、福德正神、中壇元帥、五營、虎爺。三川殿供奉千里眼及順風耳將軍,左護龍供奉太歲星君。後殿主祀釋迦佛祖、觀世音菩薩、彌勒菩薩、至聖先師孔子、「積慶衍澤公」及其夫人神位、宣講師及十八羅漢尊者。

 

媽祖的信仰在台灣已有多年歷史,也是大多數台灣人所信仰的神明之一,在台灣媽祖廟的數量也不在少數,據內政部「臺灣地區宗教團體普查報告」大約有1300間媽祖廟。政府登錄的無形文化資產也有許多是關於媽祖的活動,例如白沙屯媽祖進香、大甲媽祖繞境進香,這些都是台灣獨特的民俗活動,可見媽祖的信仰對於台灣真的非常重要。

 

天后宮的裝飾

楠梓天后宮即使經歷了兩百多年的歷史,依舊保存得非常好,而且格局是非常完整的一座廟宇。廟宇有許多「交趾陶、彩繪、木雕、石雕」等等的裝飾品,不僅是裝飾用,木雕、石雕都有具備實用的功能,這也是為什麼楠梓天后宮會被指定為市定古蹟的其中一個原因。

▲廟宇屋脊裝飾

▲牆上交趾陶裝飾

在廟宇中還有許多氣勢磅礡的裝飾,像是名家作品、彩繪、書法,儼然就是一棟博物館,建議大家前往參拜時可以放慢腳步,仔細看看廟宇內部的彩繪、屋脊上的交趾陶和週邊裝飾,細細品味這座歷史悠久的古蹟吧!

有興趣也可以先到他們的官網看看更多精彩的介紹喔!楠梓天后宮官網

幫各位附上一個很不錯的網站,如果想要更了解古蹟知識,小編不藏私的跟大家分享這個好用的網站古蹟小知識網,出發前可以小小做點功課,去看實際建物的時候會更有感覺喔!

 

楠梓天后宮小傳說

(一)據說楠梓天后宮的媽祖神像與臺南大天后宮、北港朝天宮的媽祖是用同一塊香木所雕成,故三尊媽祖彼此有「姊妹神」之稱。

(二)又據說在臺灣日治時期大正年間(1920年左右),楠梓天后宮大媽在前往臺南大天后宮途中,施法收伏在二層行聚落(今臺南仁德二行里)一帶作亂的「雄雞精」,因而使當地居民感念不已。至今二層行清王宮每年在主神三府千歲聖誕時(農曆九月廿六日),都會朝楠梓天后宮的方向設香壇遙祭。

 

香火鼎盛的背後不可忽視的商機與危機

拜拜到底有多少的商機?這些產值恐怕是沒有接觸過相關產業所能夠想像的。廟宇對台灣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場所,以往沒有那麼多娛樂的消遣時,就是到廟宇來聊聊天、下棋、練武術。隨著時間的改變,世代在更迭,轉變為出現較多娛樂的時代,廟宇的功能漸漸萎縮和轉型。但廟宇的祭祀仍存在大多數人的心中,擁有一定的社會功能與價值。為了延續廟宇的價值,轉型也是其中的一條道路,因此許多廟宇紛紛推出文創產品、春聯、周邊商品等等來做販售,除此之外還有每年繞境、進香衍伸出來的商機。

 

台灣人非常愛拜拜,每年燒紙錢花掉約130億元,普渡的商機更是突破200億元,這些數值都非常令人震驚,更是不可忽視的一個經濟環節。每年大甲鎮瀾宮媽祖繞境,沿途的辦桌每天就有將近1億被吃進肚子。根據Lifelab調查,如果以平均每人消費約2,000元算,每年大約有120萬人參與,經濟規模就超過18億元,不計算香油錢,每日食衣住行消費規模超過2億元。信徒捐贈金牌約1,500面,粗估整體經濟產值超過40億元。當信眾有錢時就會想要捐錢,蓋廟或者修繕,當信眾沒錢時,也會花個一百元買金紙,然後祈求發財金,這也是廟宇帶給人們正向作用的影響,當自身狀況好或不好時都會想要到廟宇尋求一個心靈慰藉。

隨著環保議題的提倡,空氣汙染的問題產生,燒金紙拜拜的數量也漸漸在減少,從三炷香變成一炷香,但改變不了的是傳統的習慣。2014年自由時報有篇報導,有宮廟開始實施「禁香令」,而大廟宣布不跟進,理由是少了香火對神明就是大不敬。這理由聽起來很合理,畢竟燒香的習慣是好幾百年流傳下來的,立刻禁止除了傳統習慣的衝擊,對製香或是金紙的業者也是一大困擾,然而會需要禁止香火就是因為「環保、空汙」。

 

在台灣傳統信仰下,改變不了的是幾百年的習慣,改變的是現代新思維。金紙也漸漸推出許多環保的款式,焚燒不造成污染,或是有過濾系統的金爐,這都是因應現在法令而產生的。現在的祭拜習慣很難被改變,大多數人還是會覺得沒有燒香、燒金紙就是怪怪的。先不論香火、金紙是否能像「天線」一樣傳遞給神明,不可改變的是,這樣的行為模式和祭祀信念,都深深在人們的心中。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至少帶給大多數人都是正向的影響,這或許才是信仰最大的目的。

南藝網編輯evelyn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