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學家怎麼從「外人」變成「自己人」
Previous article【鏽 塔】台南原生劇場
Next article楊欽能幻釆天目· 陶· 漆· 藝創作展
Related Posts
臺味派對《十二碗菜歌》獻全民 兩廳院藝術出走巡迴北中南
《十二碗菜歌》獻給眾人的臺味派對場:用音樂、歌舞、戲劇、辦桌 燴煮一臺子的人生盛宴邊吃「辦桌」還可以邊看台菜音樂劇?兩廳院推出結合辦桌文化與台菜故事的音樂劇「十二碗菜歌」,10月17日起陸續巡迴台南、台東、桃園、屏東與台北兩廳院藝文廣場演出。邀觀眾坐進「辦桌」裡,一邊吃辦桌一邊看音樂劇。
2020藝術出走作品《十二碗菜歌》由國家兩廳院駐館藝術家樊宗錡擔任編導,挽起袖子打造「臺味歌舞劇」結合「臺式辦桌菜」,力邀本土巨星楊烈、超級紅人蔡昌憲,聯手多位青春劇場演員,演繹總鋪師世家深沉又鮮活的父子情,同時探討食物記憶的保存與消逝。
我們用道地臺灣味揭開演出序幕,有撒嬌喜全雞、八絲燴肝屯、珠貝佛跳牆······,做一齣獻給眾人的現場歌舞戲,讓熟悉的音樂、熱情的歌舞、高張力的劇情,以及古早味食物點亮人生重要時刻,邀請你走到戶外感受最親切的看戲滋味!
兩廳院駐館藝術家樊宗錡說:「食物的滋味可以包住記憶與情感。」愛吃成精的他,自然是要做一齣道道地地,能夠打動人心的臺菜歌舞戲。為了讓作品與口中滋味一樣如實傳承民國三零至四零年代的人情與感動,他走訪全臺各地,做了深入的田野調查,了解北中南辦桌文化的差異與消逝,最終和擁有「國寶級總鋪師」美譽的阿燦師林明燦一拍即合,由這位總舖師世家的第三代傳人親掌灶頭,不僅如活體百科全書般為劇組細述臺菜源流,更協助編導樊宗錡順著總鋪師故事的脈絡,將著名臺菜一一寫入戲中,包準讓觀眾不只看熱鬧,還能懂門道。
除了吃食之樂,《十二碗菜歌》更力邀今年雙雙入圍金鐘獎的「本土歌王」楊烈與「超級紅人」蔡昌憲再續前緣,繼《苦力》之後出演一對總鋪師父子。戲中飾演「阿火師」的楊烈不僅演技狂飆,更不吝於大展歌喉,國臺日語三頻齊開,現場與知名樂手蘇聖育、康杰睿合作無間,演唱多首耳熟能詳的經典歌曲,如:《另一種鄉愁》、《夕陽西沉》、《昂首向前走》等。而在戲中飾演楊烈兒子的蔡昌憲,同樣發揮他獨特的舞臺魅力,從2019年巡演期間便吸引大批粉絲跟隨,劇組所到之處總有早早排隊的鄉親,只為一睹蔡昌憲本人的丰采。《十二碗菜歌》以臺菜貫穿全戲,用現場演奏的音樂、熱情的歌舞、動人的戲劇,以及這片土地生猛的辦桌文化,讓楊烈、蔡昌憲兩位領銜主演,與陳允翎、許珊綺、張智一、詹馥瑄、劉冠宏、簡嵩恩等數位青春劇場演員,聯手燴煮一臺子的人生盛宴。
演出場次10月17日(六)19:00 臺南歸仁仁壽宮
10月24日(六)19:00 臺東新東糖廠文化園區
10月31日(六)18:30 桃園護國宮太子廟
11月07日(六)19:00 屏東車城福安宮
11月14日(六)19:30 國家兩廳院藝文廣場(提供情境字幕服務)
2020兩廳院藝術出走《十二碗菜歌》即將於10月17日至11月14日巡迴北中南等地,舞臺上將有數桌由國寶級總鋪師林明燦親手料理的臺菜,讓民眾體驗辦桌文化的迷人之處,而舞臺下早到的觀眾也可享有油飯與羹湯,數量有限,敬請自備環保容器並依現場工作人員指示,發完為止。
注意事項節目全長約90分鐘,無中場休息
國臺日語發音,無字幕
鄉親哪,現場以歌舞戲為主,辦桌為輔,請甲飽再擱來
當天阿燦師特地準備的限量菜尾湯,演出後才發放,請自備容器並依現場指示來品嚐,讓我們款待一下!
再生藝術 呈現台灣山林美
有沒有想過,在美術館可以欣賞到山林間富有生命力的動植物百態?澳洲藝術家珍奈特•勞倫絲(Janet Laurence)於今年春夏,便首次在台灣南投的毓繡美術館推出「花園裡,植物記憶纏繞」大型個人展覽,以各式動植物標本、錄像以及取自大自然的物件,創出不同的空間裝置,甚至把整棵南投大葉欖仁枯樹搬進展場,營造出一個獨特的「再生花園」。讓你不用走入森林,也可近觀台灣山林之美,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藝術家眼中的台灣山林
把台灣山林跟藝術家Janet連結在一起的,是Janet對台灣的感情,以及她對大自然的關懷,這些可從她今次的展品——「花了一年時間尋找的枯樹」中參透。各式經台大植物系義工培育半年時間而成的台灣原生種植物,皆演繹出台灣山林的生態美。展覽共有三層,分別以「根」、「葉」及「棲地」為主題,而擺放在一樓展廳中央的展品,正是取自南投鹿谷鄉秀峰村的大葉欖仁枯樹,絕對是這次展覽最為矚目的作品。
大葉欖仁枯樹的斷枝以繃帶包裏著,周圍放滿真菌和礦石,而枯樹躺在代表著土壤的鏡面上,表達出消逝、生死、治癒、循環等意象。
類似小生態花園的《與植物對話》,由過百棵台灣原生種活體植物和影像作品組成,呈現出Janet眼中從遠眺到近觀的台灣山林景致。
震憾的《鳥曲》展出了數十隻鳥類標本,深切地表達出人類活動對自然環境帶來的威脅。
牆上的影像作品加入了疊影或晃動等視覺效果,營造出夢幻感。
展品《花間》帶出了植物的生命歷史與重構標本的知識。
以多幅薄紗組成之作品,名為《森林之息》,充滿神秘感。
展覽於毓繡美術館展出,美術館座落於山林間,本身已是一件藝術品。
「花園裡,植物記憶纏繞」珍奈特.勞倫絲個展——台灣
展覽日期︰即日至2020年8月30日
開放時間︰星期二至日 10:00-17:00 (星期四 提早於15:00閉館)
地址︰台灣南投縣草屯鎮平林里健行路150巷26號毓繡美術館
入場費︰免費,參觀前需於網上預約
網址:http://bit.ly/2FgDSQm
臺南市美術館2021年申請展
臺南市美術館2021年申請展即將開放報名,作品內容、形式、媒材不拘,凡具中華民國國籍者皆可申請,相關規範請詳閱簡章及附件檔案。
收件時間:2020年9月15日至2020年10月15日止。
展覽場地:臺南市美術館1館(臺南市中西區南門路37號)展覽室A及工作坊,申請者可選擇是否使用工作坊空間。
展覽檔期:每一檔展期為31天,本次開放申請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之檔期,獲選後另行安排展出檔期。
場地維護費:展覽室A每檔新臺幣75,000元,展覽室A+工作坊每檔新臺幣100,000元。
簡章及報名表請至臺南市美術館官網申請展專區下載。
台南人劇團《年夜飯》 The Reunion Dinner 臺北|臺南巡演場
誰教會我們去成為一個人?
年夜飯
The Reunion Dinner
編導〡蔡志擎
演員〡王世緯、蔡亘晏、張博翔
舞臺料理演出之實 X 時間敘事重述之虛
餐桌上美味年夜飯 X 餐桌下羈絆與掙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T1UAYVg93c
🔸4/24-4/26 臺南文化中心原生劇場
🔸5/1-5/3 臺北 水源劇場
【節目介紹】
一爐三牲五盤菜
幽靈作祟的圍爐餐桌
沒有護身平安符的驅鬼晚宴
這一家人,究竟是人?還是待宰的雞?
韋家廚房飄出祭祀地基主的線香味,一家三人正準備著年夜飯。他們做菜,他們重述,他們想像:三柱香燒盡後,如何坐回餐桌?
母親林圜在往日裡舞蹈著,三拍跳著上世紀的自由。女兒韋國翎渴望生兒育女,如果真有那樣的一天,她要給孩子全世界。兒子韋國禹想學習做菜與剁雞,只要找回丟失的家庭傳承,就能成為更完整的人。
故事說完,舒坦了,自由了。但接下來要用什麼身份,每年再坐回圍爐圓桌呢?
【製作團隊】
製作人│李維睦、呂柏伸
編導│蔡志擎
演員│王世緯、蔡亘晏、張博翔
舞臺設計│林仕倫
燈光設計│陳以欣
服裝設計│張義宗
音樂設計|楊謹庭
動態指導|李羿璇(青青)
製作經理│劉辰君
舞臺監督│張婷婷
舞臺技術統籌│劉柏言
燈光技術統籌│詹皓宇(臺南場)、陳大再(臺北場)
音響技術統籌│蔡以淳
導演助理│陳奕愷
行銷經理│鄭郁雯
票務會計│紀美玲
製作助理│林耿邦
行銷宣傳│吳 倩
主視覺攝影│黃聖鈞
平面設計│林正佑
見證台南眷村歷史文化 @水交社文化園區
臺南市定古蹟「水交社宿舍群」終於在眾人努力下完成修復及策展,以「水交社文化園區」的嶄新風貌問世,昔日的軍隊宿舍變成眷村,轉型為文化園區,歷經3年修復、改建,耗資3億元終於宣告完工,變身主題遊憩園區,提供市民一處兼具文化、休憩與娛樂的新地標。
◎關於水交社
水交社歷史可追溯到明清時期至第 2 次世界大戰; 1941 年日本「台南海軍航空隊」成立後在此設立軍眷宿舍,戰後中華民國空軍接收作為空軍眷村, 1956 年「雷虎特技小組」飛行官及眷屬進駐居住,先後孕育逾 50 名將軍。
2004 年水交社宿舍群被指定為文化遺產,,並被稱為“水交社和文化景觀的主要宿舍區”。2013 年啟動古蹟修復及景觀工程規劃, 2016 年正式動土,歷時 3 年,斥資逾新台幣 3 億元才修復完工。此後,它已成為保護台南軍民住宅社區文化資產的重要紀念碑。在同一地點設立的“水交社文化公園”將於2019年12月25日向公眾開放,共有8個展示主題不同的展覽空間。
即日起至29日連續5天的開幕系列活動以「眷村味」為主軸,除主展館還有眷村美食DIY、飛機自造場工作坊、眷村市集、投影之夜、Photo Go攝影上桌、地景音樂會、街頭藝人表演等精彩節目,還有滿額送文創小物、活動護照集點換開園紀念禮、眷村食堂回饋折抵等好禮大放送,邀請民眾來到這座結合古蹟、文化生活的休憩場域,多面向認識水交社眷村文化特色。
等著同樣懷舊和追夢的你,讓我們沉浸與重溫,那些不朽的夢想傳說和不老的青春往事,一起再憶水交社風華!
水交社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Shueijiaoshe/
水交社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ueijiaoshe/
南藝網編輯 / 整理報導
【台南藝點】黑面琵鷺生態展示館
介紹:
曾文溪口的七股濕地是目前黑面琵鷺聚集最多之處,因此吸引眾多國內外的研究人員與賞鳥人士們前來參訪,台南市政府特別在此處規劃設置了黑面琵鷺保育管理中心,擔負起生態保育、教育及維護當地珍貴生態資源的責任
黑面琵鷺生態展示館內除了完整介紹黑面琵鷺的生態資訊及標本展示外,也不定時舉辦各項生態展覽活動。
◎網站: 黑面琵鷺生態展示館FB
◎地址: 台南市七股區十份里海埔47號
◎電話: 06-7881180#204
◎開放時間: 周一休/周二~日9:00-17:00
◎交通資訊:
【自行開車】
西濱快速道路台61線南下→下七股交流道→右轉接173甲縣道→直走到底右轉兩公里即可抵達→黑面琵鷺生態展示館
【註】
(文章來源:四方通行)
(圖片來源:台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
書寫的姿態 – 當代島嶼與城市意象 林書楷 個展
陽台城市系列 - 城市文明與島
過去、現在與未來的想像來展開敘事的作品。將一般容易被理解與想像的地圖觀看與閱讀方式,用一種創作者特殊的觀點轉化成感覺是非比尋常的地圖。在當代歧異並存的時代情境當中,城市的自信、玩世、迷惘、樂觀、疏離、焦慮、虛無,所以在多重鏡反,與互相辯證的推演之下,創作者開始有了烏托邦的想像,並且企圖從個人的生命歷史與各種內在意識的符號中,呈現自我與環境的存在狀態與心像的投射。
觀看起來像是過去的地圖,創作者挪用了歷史上與當代會出現的建築、交通工具等元素,甚至天馬行空的出現無數超越科技傳承與不在邏輯認知內的元素與物件。但其實創作者在講述當下對於城市與都市人生活空間場域另類的一種觀看方式,但又提供一種對於未來城市與空間的想像。創作者是想要回到人本的精神去探討對於生活空間的概念,一個當代生活在都市裡的成員,一種天馬行空的想像之下,也在渴望能夠高居臨的觀察與偷窺整的城市的狀況。
地點:
德鴻畫廊( 台南市中西區中山路1號 ), 免費參觀
開始時間:
2013-05-11 12:00 – 20:00
結束時間:
2013-07-01
活動網站:
-
Facebook
-
主辦單位:
德鴻畫廊
協辦單位:
-
聯絡信箱:
info@derhorng.com
電話:
06-2271125
Tab2 content here. You can edit this part and insert any HTML or plain text. You...
【1510藝文意識小聚場】2015/5/15 (五) 《「信仰、夢想與行動」-談志工培養的關鍵》
【分享講綱】
做好一件事,一個人就夠了
要作一個事業,需要一群人
【講師簡介】
林佳鋒/ 臺中國家歌劇院營運推動小組業務副總監
政治大學EMBA畢業。
投入表演藝術23年,近來致力於推動現代劇場經營與管理模式創新,延續表演藝術的夢想軌跡。
劇場經歷 :
<故事工廠>
2014《白日夢騎士》《3個諸葛亮》。
<屏風表演班>
曾參與屏風表演班22年,任藝術總監、執行長、製作人等相關工作,演出規劃與執行超過1700場次。
【1510藝文意識小聚場】
主辦單位:藝畝田藝文工作室
協辦單位:御書房生活藝術空間
贊助單位: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104年活動季主題】
104年第一季主題:「科技與藝術」
104年第二季主題: 「招招募募」
104年第三季主題: 「社區美力」
104年第四季主題: 「文創空間經營」
【1510是什麼?】
我們是一群熱愛藝文且關心南台灣文化環境的朋友
我們看表演、愛表演
我們看電影、逛展覽 我們聽講座、類文青...
我們經常出沒在各種藝文場合
我們常樂於擔任藝文團隊志工
我們總有揪團購票看展的習慣
我們喜歡到處發現藝文小空間
我們珍惜所有因為珍視藝文資源而結識的好朋友
我們期待看見因為更多的資源交融而產生的花火
我們渴望學習所有能讓世界運轉得更美好的知識
我們希望這一路上的每一步都有更多真誠的批評
我們決定趁著都還年輕、還能任性地放手一搏時
將這一份熱愛這片土地、狂戀美麗事物的力量加以凝聚
共同建立一個以藝文為奠基的人才交流及資訊分享的能量平台
歡迎老朋友、新朋友、朋友的朋友、朋友的朋友的好朋友
在每個月有事沒事的15日相約或不期而遇地與我們相聚
在『1510藝文意識小聚場』裡讓我們把手牽、意聚、眼開、心寬…
【遊戲規則】
※ 本活動每次酌收NT100元基本入場費,在學學生憑學生證半價。
※ 原則上提早15min開放入場,若早於16min以前的朋友將視為活動志工並參與籌備工作喔!
※ 每次活動皆有講者分享及QA時間,其後將安排藝文大小事及閱讀分享,並歡迎各路藝文工商服務,唯未參加活動僅來推廣者須事前聯繫喔!
【好書推薦】我一個人,餓了!
以《娛樂新聞》主持起家,因演出《花甲男孩轉大人》人稱「國民姑姑」、跨足演員並屢獲肯定的海裕芬,終於出食譜書了!被演藝圈好友頻頻飢渴點菜的神手廚娘海裕芬,曾在拍攝電影時大手料理劇組200人份滷味、一小時內端出十二菜一湯,並以好手藝收服演藝圈各女神的心與胃,包含逝世藝人小鬼生前也曾說過:「最愛姐(海裕芬)的滷味」。經過漫長時間的細磨慢熬,她第一本食譜書《我一個人,餓了!》今日(10/27)開始預購,本書將於11月5日正式暖心上市,一展「國民姑姑」的好廚藝!
一個人獨食,難嗎?
特別選在光棍11月上市第一本食譜書,「『我一個人,餓了!』是經常出現在腦海中的OS,這就是我日常的生活狀態。不是刻意孤僻,而是想在好餓時,盡興任性地想吃什麼,就吃什麼!」不是故意曬孤獨,而是想告訴現今各位單身男女「一個人,也該好好對待自己!」下班後打開瓦斯爐,做一頓美味的晚餐,療癒一整日的疲勞,明天再出發!
一個人吃飯,難嗎?海裕芬說:「一個人吃飯,不難,難的是忘了好好享受自己獨處的時刻。」書中以「一個人好好吃飯」為主軸,從五種料理方式出發,突顯一個人吃飯的小份量和便利性,讓每個獨食者都能好好照顧自己,好好吃一頓飯。
「國民姑姑牌」的紅燒肉,讓人食指大動。(圖/翻攝自Facebook帳號「海芬的大明星小跟班」)美味菜餚佐心情故事,療癒上桌!
海裕芬不只寫料理,也寫料理中蘊藏的故事及情感,大方分享人生很多特別的小祕密。這一次,她端出四十道美味菜餚,佐以四十篇飲食記憶,有懷念童年時光的美好小吃×蒸高麗菜肉捲、有神廚奶奶的拿手菜×粉蒸香蒜五花肉、半夜配酒的宵夜小酌×香辣炒雙鮮、可以跟曖昧對象吃很久×紅燒肥腸煲、充滿度假歡樂的美味×海鮮香辣燉飯、難忘甜甜的初戀香味×季節水果薄脆煎餅、最能代表爆炸2020年的料理×炸蝦球……每道美味料理,都蘊藏著海裕芬一段豐盛的記憶,藉由她的美好手藝、真摯動人的敘事文字,呈現一道道療心菜色,邀請讀者一起下廚料理,享受一個人吃飯的豐盛滿足,讓心與胃都得到款待。
書名:《我一個人,餓了!:40篇飲食記憶×40道美味料理,國民姑姑暖胃療心上菜啦》
作者: 海裕芬
出版社:山岳文化/日月文化
出版時間:2020年11月05日
原文出處:聯合報
【讀冊聚會】【從夢境狀態到現實詩句的遷徙《鉅細靡遺的透明》新書分享會】
講題:從夢境狀態到現實詩句的遷徙《鉅細靡遺的透明》新書分享會
時間:11/19(日) 下午 2點
講者:葉語婷
地點:三餘書店 3樓
主辦單位:斑馬線文庫
via:三餘書店 TaKaoBooks
德國萊茵芭蕾舞團《馬勒第七號》
活動展演者
(德國) 德國萊茵芭蕾舞團
活動時間
2019/03/02 19:30 ~ 2019/03/03 16:30
詳細日期時間
2019/03/02 19:30 ~ 2019/03/02 21:30
2019/03/03 14:30 ~ 2019/03/03 16:30
活動場地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 歌劇院
場地地址
高雄市鳳山區高雄市鳳山區三多一路 1 號
票價
300元
600元
900元
16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