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榮先生早年在金門山外經營大同飯店。

何榮先生早年在金門山外經營大同飯店。

﹝整理撰稿:僑訊小組﹞
在麻六甲的一隅,有一棟樸素而溫馨的建築,那是金門會館–遠在異鄉的人們心中的一盞明燈。故事開始於一封來自會館秘書秀芳的訊息,原來在會館一次聚會中,會館鄉親-何建成希望會館秘書可以請金門日報僑訊版透過媒體的力量幫他找尋失聯已久的兄長。
就這樣一個尋找失散多年哥哥的請求及相關的證明,悄然落在了僑訊小組的桌面上。在那個午後,陽光透過窗戶灑在那張紙上,彷彿也照亮了這個任務的重要性。
何建成的哥哥,何榮,她同父異母的哥哥,自小與他分隔兩地,當年他們的父親為了討生活不得不下南洋,並循著當時的狀況,成為兩頭家庭,但他兄弟之間的情誼並未因此生變,而是如同橫亙在他們之間的海洋,依然濃厚。
何建成,如今已是高壽,經歷過許多事件帶著對家人的思念和對過往的追尋,將希望寄託於僑訊小組。而小組成員,在接到這個任務的那一刻起,便知道這不僅僅是一次尋人,更是一次對時間的賽跑,對記憶的挖掘。
小組成員們,如同偵探般,開始了他們的調查。他們首先發布了尋人啟事,希望透過這種傳統但有效的方式,讓消息在金門中傳播開來。同時,他們也利用現代技術,透過網站與社群尋找蛛絲馬跡,希望能在這個廣大而複雜的世界中找到何榮的蹤影。
在經過金門鄉親的協助後,一條條線索從鄉親的口中出現,引領著他們來到了何榮家門口,第一次的探訪,因鐵門落下無果,第二次的探訪因鄰居的協助,得以見到何榮本人,那今年已九十多歲的何榮先生,與何建成先生提供的壯年照片並無差異,僑訊小組一眼就可以認出他來,那個曾經被認為只存在於回憶中的人時,所有的努力都化為了甜美的果實。
僑訊小組的夥伴立即撥通了遠在千里外的麻六甲金門會館秘書的電話,告知他這一個好消息,麻六甲秀芳秘書得知後,立刻撥打電話告知何建成,而電話另一頭的何建成非常激動,但因兩位老先生都已是高壽,不擅長使用網路電話,僑訊小組與麻六甲秀芳秘書討論後,決定讓他們兩位今天可以線上見面,秀芳秘書立刻驅車前往數十里之外何建成老家,協助處理這件事情。
在等待的時光中,透過過何榮的兒子何國興的協助,僑訊小組了解到何榮先生曾是金門當地著名的頭人,早年經營大同飯店,並多年擔任華僑協會中職務,直至去年才退休。
何榮和他的家人經歷了許多困難。他的父親何文宣曾南下南洋謀生,並在那裡開始了另一段家庭生活,這在當時是很常見的現象。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和戰爭的爆發,如823砲戰等,何榮與南洋的家人失去了聯繫,直至幾十年後透過華僑協會的幫助重新取得聯繫。
儘管彼此間有過聯繫,由於不明原因,他們最後一次通話未能成功,何榮原計劃再次訪問麻六甲尋找弟弟,但因年老及妻子健康狀況,只能偶爾嘗試撥打電話,直到今日。
一小時後,秀芳秘書終於抵達何建成的住所,透過僑訊小組的協助,時隔數十載的兄弟終於通過視訊,再度重逢,而他們開頭的問候,更是令人眼眶泛紅。
建成老先生的第一句話是:「哥哥,我沒事,看到你健康平安,就好就好。」
而何榮老先生回覆:「你也健康,很好很好,我叫我兒子加你,之前電話不知道怎麼了,打都打不通,我每年都打,就是沒辦法打通,真好真好,你好就好。」
兄弟倆有著不同的口音與外貌,但是希望對方平安的心是一樣的。而這不僅是一個家族久違的團聚,更是一個時代故事的見證。兩個老人,透過屏幕相望,沒有太多的言語,只有淚水和笑容。這一刻,他們跨越了時間和空間的界限,找到了彼此。
在那一刻,他們不再是失散多年的兄弟,而是兩個互相思念的家人,在這個繁忙世界中找到了一片寧靜的港灣。而對於僑訊小組的成員來說,這不僅是一次成功的尋人任務,更是一次深刻的人生體驗,僑訊小組將會持續為大家服務,傳遞金門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