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藝術家查克·克洛斯(Chuck Close,1940-2021)在1970和80年代以龐大且具有視覺張力的寫實肖像畫聞名,並在藝術界佔有一席之地。8月19日時因心臟衰竭逝世,享壽81歲。

Chuck Close在紐約的家中,自1988年以來他因脊椎受傷必須坐在輪椅上。圖/取自The New York Times。©The New York Times。

一直以來,克羅斯的創作主題不斷圍繞著人臉,與他的童年以及多舛的生命經歷有關。藝術家1940年生於華盛頓的門羅,他的母親是鋼琴老師,父親是一名水電工,卻在他11歲時過世。從小就被診斷出患有閱讀障礙以及臉盲症(無法以臉部特徵辨識他人,或是自己的面孔,一種認知障礙疾病),雖然家中的經濟狀況貧寒,但在父母的支持下,他從小就開始接觸了藝術創作,一路念到了藝術碩士。

在1960年初期,克洛斯以他最著名的照相寫實風格進行創作,透過噴槍加上稀釋過的壓克力顏料,以創作出大量且巨幅家人和朋友的肖像畫,並以照片(photography)作為創作參考的重要元素之一。在這些作品中,藝術家以他的第一幅肖像畫〈Big Self-Portrait〉(1967-68)打響當時他在藝術界的知名度。在這幅自畫像中,他戴著塑料的黑框眼鏡,冷漠地凝視鏡頭,一頭凌亂的頭髮,佈滿鬍子的臉龐,嘴角叼著一根正點燃的煙。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甚至將這幅自畫像描述成:「一個有著新藝術事業的叛逆者。」

Chuck Close作品-〈Big Self-Portrait〉,1968,是藝術家的第一幅自畫像,也是最著名的一幅作品。圖 / 取自The New York Times。

克洛斯曾在Artforum一次的專訪中提到:「我不是在複寫或臨摹照片。」事實上,他對人物臉龐的形象並不感興趣,患有臉盲症的他,人臉形象對他來說只是一種圖像的存在。最初克洛斯以身邊朋友的照片作為創作的重要媒材,其原因來自於他對「聚焦」的好奇。「當我專注於眼前的靜物時,背後的物件就變得模糊。但是我若將焦點移至靜物背後的物件時,靜物又變得模糊了,但我知道現實生活中這種現象是不存在的。」克洛斯透過靜物的擺放,引起它對眼睛視線聚焦反應的注意,因此發現照片能夠進一步延伸出他對這種現象的興趣。

「如果我對這樣的現象感興趣,最好的辦法是透過照片這樣的媒材來轉譯在我的創作上。不論是清晰的還是模糊的,這二者在照片上呈現的信息都是固定的。」克洛斯認為清晰或模糊,唯有照片能夠使他專注在它們呈現出來的樣貌。因此希望透過描繪巨大的肖像畫,讓觀者更能清楚地看到臉部的所有細節,迫使觀眾一次只能夠關注在一個區域上。

「我不希望觀眾直接看到一整個頭部,也不希望他們認出畫中的人物。」因為大多數的人不認識克洛斯身旁的朋友,因此藝術家以他認識的人為創作材料,並排除觀者對畫中主角其個性的既定印象。

1988年,克洛斯在紐約期間,因脊髓動脈破損而癱瘓,導致他只能坐在輪椅上,進而改變了他的創作風格。在這期間他不斷的復健,使他能夠重拾畫筆創作。克洛斯將筆刷綁在手腕和前臂上,透過數千個網格的組成,以描繪其他藝術家的大幅肖像畫。這些畫像近看時有如數個甜甜圈或變形蟲組成,從遠處看時圖像則以攝影般的精確度顯示出人物的圖像。

在克洛斯受傷後,他開始成為紐約的「宮廷畫家」,為許多藝術家描繪肖像畫。該幅作品是他在1988年畫藝術家Cindy Sherman的肖像畫。圖/取自The New York Times。
克洛斯在2010年畫的美國藝術家Kara Elizabeth Walker。圖/取自The New York Times。

多年來克洛斯參加了許多重大的國際展覽,包括 1972和1977年的卡塞爾文件展、1975及2001 年的威尼斯雙年展以及 1995到1996 年的卡內基國際展覽(Carnegie International)。更於2000年受到美國前總統克林頓總統授與國家藝術獎章,並在歐巴馬任職期間擔任藝術與人文委員一職。他的作品曾被紐約大都會美術館、現代美術館惠特尼美術館、華盛頓特區國家美術館等多間藝術機構館藏。

The New York Times
Artforum


內文引用:非池中藝術網張家馨 編輯整理
圖片來源:The New York Times

文章更新2021/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