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聖公祠創建於日昭和2年(西元1927年),興建工程歷時2年,於日昭和4年(西元1929年)完工。原位於萬年溪畔,周遭土地經過多年建設,宗祠已經被房舍所包圍,前緣面對溪畔的土地,也有許多建物隔離了宗祠本體與萬年溪。不過宗祠的基地方正、格局完整,最前方的西式牌樓、前埕、宗祠本體以及後方以土填高的化胎(家宅背後的支撐),都屬於宗聖公祠的範圍。

宗聖公祠充分表現出客家人家居建築的思想特色,座北朝南、二廳二橫屋格局;背後化胎靠山、廳內神龕座下的座頭龍、拜庭、前廳、門樓、半月池直到萬年溪,串成完整的軸線,呈現傳統客家人之風水觀念。

清康熙60年(西元1721年),臺灣南部發生朱一貴事件,戰火迅速延燒。當時臺灣高、屏兩地的客家人為了自保,成立「六隊」鄉勇團練,後來改稱六堆,可細分為前堆(麟洛鄉、長治鄉)、中堆(竹田鄉)、後堆(內埔鄉)、左堆(佳冬鄉、新埤鄉)、右堆(美濃區、高樹鄉、杉林區、六龜區)、先鋒堆(萬巒鄉)。「堆」也有聚落的意思,所以六堆並不是行政區域的名稱,而是一個精神共同體。

曾姓一族在清康熙至嘉慶年間(西元1684-1820年),由廣東蕉嶺入墾屏東平原,後裔散布在六堆,其中可分為六大戶子孫:南山戶(竹田、新埤兩鄉)、端塘戶(麟洛鄉田心村、內埔鄉老百勢)、蓼坡戶(新埤、佳冬兩鄉)、黃坑戶(竹田鄉西勢村)、九嶺戶(麟洛鄉麟趾村、內埔鄉美和村)、西山戶(內埔鄉美和村)。

在日本時代初期,由曾寶琛(西元1862-1940年)為首,提議興建曾氏宗祠,由曾裕振祭祀公業與曾啟蒼公嘗共同出資興建完成,日昭和16年(西元1941年)公嘗改名為曾裕振土地株式會社(曾裕振為曾氏由中原南遷的第一代),成為股份制,其股東組成以前述六大戶子孫為主。

曾寶琛為清代秀才出身,而且是地位相當高的「稟生」,可自公家領取廩米津貼(廩保),在地方上極具人望。在清光緒21年(西元1895年)的乙未之役中被推舉為中堆副總理,協助六堆總參謀兼中堆總理鍾發春(西元1842-?年)率領義軍與日軍對抗。雖然事後遭到通緝,但曾寶琛為望族之後,為人進退有度,是統治者拉攏的對象,之後也被委任為內埔公學校的學校委員,並授予紳章。

二戰後,曾裕振土地株式會社改組為曾裕振土地股份有限公司,隨著時間推演慢慢式微,後期宗祠的養護主要由住戶進行基本的清掃清潔工作,隨著屏東地區幾次的地震、颱風等災患,宗聖公祠不復以往之壯麗景象。經過後人多方奔走呼籲,屏東縣政府透過土地徵收搶救古蹟,修復工程於民國102年(西元2013年)竣工。

 

資料來源:臺灣宗教文化資產-宗聖公祠

照片來源:沈哲安攝於2021.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