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29 4 月, 2024
spot_img

Ooops... Error 404

Sorry, but the page you are looking for doesn't exist.

【專題報導一】陳福海縣長再啟僑務辦公室 四年後再串新南向

2016年陳福海率團訪問新加坡僑會照片。 (圖源:金門日報歷史報導) ﹝整理撰稿﹞金門僑訊專案小組金僑播下回饋種子,建立金門百年基礎支樑金門是金僑的母親之島,強烈的認同以及對於金門的回饋與貢獻,從教育、硬體、建築洋樓處處可見其建築之用心,這樣的齊心之力成為金門發展至今的關鍵力量與基礎,以感恩的心與持續關心家鄉的百萬旅外金門人,延續搭建更完整的互動管道,讓這股力量綿延不絕。民國105年7月金門縣政府在當時縣長陳福海先生(亦是現在縣長)帶領下,率領縣政府東南亞宣慰僑社訪問團拜訪新加坡金門會館和與當地金門鄉團交流聯誼,與僑親互動熱絡,洋溢著濃濃的鄉親鄉誼氣氛。拜會中,陳福海縣長對於金門會館多所了解,並說縣政努力的目標是「美好金門,永續島嶼」,讓咱們金門子弟以後世世代代有好的發展。而且,金門人「落番」最多的地方就是新加坡,也是海外金門人最大的根據地,陳縣長說內心激動,並以感恩的心情來新加坡僑社訪問和宣慰,更體會到根連四海,情繫桑梓的真正意義。並在拜訪新加坡金門會館的會議上宣示未來針對東南亞僑務工作,做出五項規劃,內容包括: 一、成立僑務辦公室,社會處設置專責單位為僑鄉提供服務。  二、金門日報開闢僑務專版,建立金門與僑鄉資訊交流平台,提供金門日報電子報給僑鄉閱讀,同步關心金門發展。  三、製作金僑傳奇影集,觀光處金門人落番打拚的事蹟,衍生獨特的僑鄉文化,紀錄咱們金門人的故事。  四、研擬金僑返鄉投資優惠條例,專案訂定投資優惠條例,促進僑親返鄉投資建設,重視落番精神。  五、落葉歸根,安享天年,「六亡三在一回頭」是咱們金門鄉親落番客奮鬥的寫照,將擬定辦法協助孤苦無依無靠的老僑親落葉歸根,安養天年。在陳福海縣長的指示下,「僑務辦公室」正式成立後的第一年,成果斐然,106年度成果統計包括:協助辦理印尼雅加達金門互助基金會30週年慶訪問活動、協助社會處辦理106年度金門縣政府東南亞訪問活動、協助建設處規畫鼓勵僑親古厝或土地由縣府代管活化計畫、協助建設處和教育處辦理新加坡金門會館榮譽主席黃祖耀捐贈土地興建洋樓案、協助教育處辦理106年度南洋鄉僑青年返金尋根交流活動、協助教育處辦理金門青少年國樂團國際音樂藝術交流活動、協助觀光處辦理馬來西亞電視台(NTV7)拍攝金僑記錄片活動、協助文化局辦理楊清廉紀念館活化案整體規劃及協助正義國小辦理106年度國際交流參訪之旅。此外,也持續建置與僑親聯繫之微信通訊群組、Line、WhatsApp計46個、共589人次,每日發送金門日報及相關訊息。106年度共接待返鄉僑親297人次,其中協助返鄉祭祖12案,尋親25件,地政事務20件,古厝6件,教育9件,其他協助56件。隨這政策方針轉變與世界疫情的發生,僑務辦公室的能量也慢慢趨緩,轉為保留。直到111年底國際疫情趨緩,各國政策的解禁;而陳福海也再任金門縣長,有鑒於過去僑務辦公室的成果與疫情趨緩,陳福海也有意再次啟動僑務辦公室,但是重啟僑務辦公室並非簡單之事,尤其是在此時疫情剛解封,一切在百業待興的狀況下,所有政策都需要謹慎思考及盤整資源。地方中央攜手,強化後疫情時代僑務連結上個月中旬僑務委員會委員長徐佳青至金門拜會縣長陳福海,雙方互動熱絡,徐佳青表示,金門是個獨特的地方,既是戰地、是僑鄉,更是民主自由的最前線,行政院很重視金門的建設發展,針對海外金僑的互動和對接,僑委會也會延續過去的合作計畫,和金門縣政府進一步攜手推動相關業務,陳福海也指示縣府僑務辦公室立即重啟,透過和海外僑領更多的對接,加強家鄉和僑胞更多產業建設及親情的鏈接。此行,徐佳青也就未來可和縣府合作事項交換意見,包括從「回饋原鄉、貢獻地方」之精神出發,函請駐外館處,積極探詢金門籍之僑務榮譽人員可提供協助之意願及事項;設立高額獎學金,鼓勵僑區優秀子弟回到原鄉就讀大學;鼓勵僑胞擴大消費及活絡經濟,廣邀海內外優質商家及國內醫療機構加入僑委會「i僑卡」特約商店及特約醫療機構;透過僑委會與金門縣政府及金門地區大學的合作,緊密連結與海外金僑新生代的聯繫並提供華語文教學服務。開放的兩岸政策才能吸引更多僑領回饋原鄉其中,在與海外金僑的對接,陳福海表示,8年前他曾在縣府成立僑務辦公室,積極對接東南亞海外僑領,僑領對金門的感情也深厚,但囿於兩岸情勢,要他們毫無疑慮的返鄉協助地方發展建設,會有一些難度,特別是金門曾是戰地,和平才能凸顯價值,地方和中央要給更多的政策,只有引進更多開放的兩岸的政策,才能吸引更多僑領回饋原鄉。陳福海縣長表明說,4年不是很長,此番重掌縣政,他不想再做8年前的縣長,他要用金門的故事,感動中央的府方朋友,大膽勾勒金門可以扮演經濟特區、醫療特區,甚至是兩岸和平發展先行試驗區的發展願景,特別是僑委會的業務與金門僑鄉息息相關,未來與金門的互動也會更綿密,他願意追隨委員長的腳步,和海外金僑作更進一步互動,也願意透過更多的行動連結,讓金僑新世代感受一下金門目前的發展面相,尤其他們的根都在金門,他也會打造更好的環境,讓他們都願意回家。金門是兩岸的金門,連結發展的最佳支點陳福海並強調,金門不是福建的金門,也不是台灣的金門,金門是兩岸的金門,兩岸的和平紅利不應僅止於大陸,台灣也要給金門更多的政策,而基於「金門優先、讓人民過好日子」這樣的信仰,他也由衷期待兩岸領導人都能站在人民的角度,用讓人民都能過好日子的氣度,給予金門更多開放政策的支持,讓家鄉、僑鄉一起連結、一起建設,他也相信,這樣的願景,指日可待。為了對中央府方表達金門縣政府團隊的決心,在陳福海的指示下,立即恢復運作縣府僑務辦公室,包括副縣長李文良、秘書王中聖、社會處長葉媚媚、觀光處長張瑞心、教育處長黃雅芬、建設處代理處長李銘培、社會處副處長李廣榮等,也在場和委員長交流互動,會後雙方互贈紀念品,陳福海縣長並當場宣示立即恢復縣府僑務辦公室運作,大家一起努力,透過更多的行動連結,共同推動僑務工作,讓更多鄉僑子弟願意回到原鄉、認識原鄉,並進一步感受原鄉之美。*本文部分資料來自金門日報 2月14日記者:翁維智/縣府報導

【僑務專刊專題報導三】 落番圖文小故事

0309g6.jpg 圖文:唐振瑜提供 「一隻火船是新起煙,下午四點要開船,廈門水路通番屏……。當年下南洋都要到廈門或香港坐火船,火船就是蒸汽船。當年廈門通往南洋的船班大都是下午四點開船。這句唸謠前後用「新起煙」對照「通番屏」,代表一條新的可能性即將開啟。

【僑務專刊專題報導二】從金門小兵因為有功 到拍出金門大作《星月無盡》《落番》《戰酒》的 唐振瑜

﹝星月無盡﹞目前還在線上媒體台放映中,其中有不少日本粉絲。更是許多日本研究學者作為研究金門學的教材,可見拍攝內容之嚴謹。 談起熱愛金門這件事情,唐振瑜笑著指著陳景蘭洋樓說:「當年我只是個天兵,意外地表現出文武雙全,長官送我一週陳景蘭洋樓假期,讓我看到別人看不到的金門之美,就這樣,我愛上了金門。」那年才20歲的唐振瑜一抽就抽到金馬獎,一分發就分發到古寧頭陸軍部隊,看著眼前的戰壕,唐振瑜沒有任何文字可以形容,不過以他個人的個性,做就是好好做!就這樣沒想到唐振瑜努力下,文武雙全,成為了當時部隊裡的有功官兵,被長官嘉獎進入陳景蘭洋樓放假一週,在陳景蘭洋樓裡的一週,唐振瑜說光是吃就是他當兵過程中吃到最好吃的食物,更別提每天都有小巴士帶他與其他官兵到金門各地觀光遊覽,還去過當年人鮮少人可以進去的大武山山頂,雖然在當時無法私下用照相機或攝影機紀錄下當年的金門,但是那一週的金門度假軍中生活,已讓他深深愛上金門。唐振瑜返台退伍後,進入了影視圈,將其敏銳的視覺美感與編劇手法發揮到極致,參與拍攝的電影有《八二三砲戰》、《古寧頭大戰》、《國父傳》、《陰間響馬》、《大頭仔》、《風雨操場》等數十部電影,電視劇有《大兵日記》、《朋友好久不見》、《等待黎明》等與紀錄報導及紀錄片有《中華魂‧金山夢》、《亞細亞英雄》、《暹羅情‧華人心》、《檀島唐山情》、《鹿港文化筆記》、《卡地布巴拉冠》、爾後還主拍了《八八風災十週年》紀錄片,之後為了讓更多國人認識我國歷史,唐振瑜還主力台灣歷史博物館等一級二級文化館舍拍攝相關紀錄片及導覽片等。而1991年,唐振瑜有一個遠大的夢想,想創作出屬於我國紀錄片的曠世大作,讓更多人可以透過紀錄片認識自身真實的文化歷史,唐振瑜決定自組公司後,同時了擔任製作人與導演一職,至此他又回到了與金門最密切的時刻,除了拍攝屬於金門的紀錄片與文化館院宣傳片等數十部外,分別在2009年拍攝出《星月無盡》、2011年《落番》、2014年《戰酒》都是金門經典大作。就連世界疫情期間,唐振瑜依然協力地方文化紀錄片等的拍攝。近期因疫情趨緩,國境之門已開,唐振瑜又開始忙碌的在島嶼間飛行,接受採訪時他說:「我創作過奇蹟,我想超越我自己,深愛金門這塊土地的我,讓我的靈魂不得不將這裡的故事再持續紀錄下去,直到離開地球表面為止。」

【僑務專刊專題報導一】電影《落番》已過一紀 金門落番的代表作

2011年3月18日《落番》在馬來西亞巴生上映時的簽名板,許多僑領蒞臨現場。(唐振瑜提供) ﹝整理撰稿﹞金門僑訊專案小組本月21日是我國紀錄片由金門國家公園製作《落番》放映滿12年週年,2011年3月18日《落番》於馬來西亞首映,一上映就引起轟動,勾動許多僑民的心,更讓許多僑領們紛紛看完電影後,立即詢問工作人員有沒有DVD可以直接購買。這部史詩級大作不久後隨即獲得電影圈內的大獎。第三十四屆金穗獎、第四十五屆美國休士頓國際影展白金牌獎、第四十七屆金鐘獎等數十座大獎,享譽國際,也是新加坡「台灣電影一百年」的開幕片。而在金鐘獎獲獎時,評審團是給予這樣的得獎評語:「作者純熟地運作影像的各種形式語言,將一段原本平常的尋根歷程,舖陳如劇情般動人的角色、情節、故事,展現出紀錄片難得韻味和詩意。更利用色調陳述不同時間地點,人物的轉換,田野取樣多元,「歸鄉」劃出了血脈痕跡,時空區隔又進出自如,清楚地把一部辛酸的移民史歷歷呈現眼前,雖是紀錄片,每個訪談故事,都直掏人心痛處,賺人熱淚,得獎實至名歸。」直至今日《落番》這部電影依然有著無比的影響力,除了是國際論壇上研究兩岸華人移民史必看電影外,也是許多金門教師教導金門子弟歷史教材、而在研究及教授華人移民史或是兩岸文化史的教授眼裡,《落番》更是許多人課程內的必修經典之作,更是許多金僑家中討論祖籍故鄉的最佳電影。落番下南洋,三波移民潮創造金僑傳奇  導演唐振瑜表示,金門地小人多,土地貧瘠,當地人的移民歷史最遠可追溯到明朝鄭和下西洋時期,第一波約在一八六○年,為躲旱災而移民下南洋,第二波則是一九一二到一九二九年,約在清末民初,因海盜為患,受第一波落番客衣錦還鄉影響,再度開啟新一波的移民潮。第三波在一九三七年到一九四五年間,則是要躲日寇抓軍伕。故事從木板船在海上漂流開啟,在擁擠的船艙內,人們像貨物般堆放著,有人受不了精神折磨而自尋短見,有人生病或被誤以為生病,怕感染給其他人,就被丟下海活活淹死。一幕幕的悲情,正是刻畫「六亡三在一回頭」的寫照。「出去三二年,就著返來」這是出洋客父母親道別的叮嚀詞,意思是訓勉兒子必須下定決心,吃苦奮鬥,早發財早榮歸,以光宗耀祖,並不是真的要兒子兩三年就要回來。出洋客的悲歌 妻兒盼衣錦還鄉  電影中透過湖下楊黃宛阿嬤的唸歌詩,娓娓道出出洋客的心酸,留在家中的妻小,盼著丈夫早日歸來,父母親也苦盼書信及匯款,沒有音訊時不知如何是好。 滿臉滄桑的吳明麗阿嬤緩緩的道盡她的心酸:「兒子週歲就夭折,抱來養子,十八年後先生才因生病回來,但已另外娶妻生一女。」等到先生回來,卻是以她一生的青春當陪嫁,雙頭家庭讓落葉歸根演變成落地生根的情景。 葉緣阿嬤也說,她獨自撫養兩個兒子長大成人,要種田、幹活、挑擔「目屎流幾港,囝仔變大人」,再見先生時,他已是兩鬢俱白的六十幾歲老人啊。 落番客最重要的就是要寄錢回家,以免妻兒、父母懸念。「阿嬤,我在這過得很好,寄一些錢回去給阿嬤用,請不要煩惱,過一陣子,我就回去,您要好好照顧身體,……不肖孫 添傳敬上」泛黃的信紙上,劉添傳為了寄五百元回去給從小疼他的阿嬤,就靠著一封封番批(信)和僑匯,把他辛苦賺的血汗錢,透過識字的老師傅代寫書信回去,每次番批一到,總是一家人的希望所寄。  「番客其實很多人都是薪資微薄,他們必須努力積攢,存下一點錢才能寄回老家,又擔心家中父母掛念,所以在馬來西亞一些舊的照相館,還可以看到出租禮服,那是給番客租來拍照用,好寄回去說他們過得很好,請老家父母妻兒不要掛念,很多人生活過得其實不好,也要打腫臉拍好看的照片寄回去。」唐振瑜導演分享每次看到這些老照片都覺得心疼。有成功的僑領,也有落魄返金的老客  巴生金門會館主席、拿督呂慶安在電影裡分享說:「我十三歲就出來幫手划舢舨,我個子小,每一趟賺兩毛錢,每一天賺的錢才一塊錢。」一九八七年,呂慶安開加工廊,專做木材加工,如今他的事業版圖擴大,白手起家的他,已屬富豪級。  「馬六甲海上運輸業,都是金門人包辦,像馬六甲山王吳心泉,是金泉發創辦人,馬六甲海王吳仲坦,是會館創辦人,他們的事業都很大,但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像山王、海王一樣,成功的人畢竟有限,出外人失敗的,比比都是。」、  出洋夢碎,無法衣錦還鄉的人很多,像住湖下村的楊篤買,「沒讀冊,沒臉回家,怕見笑」,他的胞弟叫他回家,他不肯,最後還是弟弟去出錢買機票,才把他帶回來,電影紀錄時已高齡八十三歲的他,身體很差,最後是金門縣政府加以安置,才能自理生活。蕃薯情尋親認祖歸宗,根尋母親島浯島金門拍攝的後期2010年,馬來西亞的金僑僑領們罕見組成一支龐大的「金門尋根團」,包括拿督楊忠禮、陳成龍等人在內,他們排除萬難,帶著妻兒返金尋根。「金門是我們的根,我每年都會帶幾個兒孫回老家來祭祖,認識親友,讓兒孫他們都知道,金門是什麼樣的地方。」當年楊忠禮博士心繫故鄉,每年都要帶著子孫返金認識浯島金門。  電影中可見到拿督陳成龍手持三炷清香,在金門陳家宗祠,祭拜父親的在天之靈,心中喃喃自語「阿爸,我已經完成您的心願,回到陳氏家廟認祖歸宗了。」  「第一代的落番客大都已身故,第二代和第三代的對金門都已逐漸淡忘或根本沒有印象,這次拍《落番》最大的收穫就是重新牽起他們的故鄉情,飲水該當思源,不忘所生。」導演唐振瑜在最後下如此註腳。  影片最後響起金門籍音樂家李子恆的作品「蕃薯情」,「小漢的夢是一區蕃薯園,有春天啊有風霜,蕃薯的心是這爾軟,愈艱苦愈能生存,故鄉的情是一滴蕃薯奶,尚歹洗啊尚久長…,阮是吃蕃薯大漢的金門子,黃種白仁心赤赤,咱是靠蕃薯生活來疼生命,著愛一代一代傳過一代聽。」  音樂聲中好似聽到:「這裡是阿爸的阿爸的阿爸出生的地方,金門是我們的故鄉,要記得,我們永遠是金門人。」金門僑訊專案小組信箱:news@kinmen.us各地會館僑親相關資訊交流、投稿、訊息新聞都歡迎可以將資訊提供,讓我們的僑訊可以有更豐富並且搭建起更多元的交流

【僑務專刊專題報導一】在發現新加坡「金門路」之後

當年陳清吉先生返鄉與家鄉親友合照,背景的洋樓就是陳清吉洋樓。 當年陳清吉先生返鄉與家鄉親友合照,背景的洋樓就是陳清吉洋樓。 ﹝整理﹞金門僑訊專案小組﹝書寫與圖片提供﹞江柏煒教授、新加坡許振義博士新加坡的金門路新加坡是近代金門海外移民的集中地。百餘年來,新加坡金門鄉賢除了對僑鄉的現代化多有貢獻之外,也在新加坡歷史中扮演了一定的角色。這些事蹟,包括了道路的命名。多年前,我們和新加坡金門會館文教部楊素美、楊素萍等,曾考察了與金門或金門移民有關的新加坡路名,其中發現在巴特禮地鐵站(Bartley MRT Station)和海星中學北側,有條金門路(Quemoy Road)。金門路的旁邊有座低層公寓產業,名為金門園。進一步探究,原來這一帶是祖籍金門碧山(後山)陳清吉(Tan Cheng Kiat,1887-1966年)於1949年透過他的金南有限公司所買下巴耶利峇路(Paya Lebar Rd.)的五塊土地地段,進而在1957年陳清吉把這塊路段的主路,命名為QuemoyRd.。Quemoy即葡萄牙語、英語的「金門」。1960年代初,金南有限公司在金門路興建了低層公寓,命名為「金門園」。陳清吉因此被稱為「金門園園主」。這位不忘本的致富僑商,以金門為名,表達了他對故鄉的濃郁情感。這使得新加坡這個國際大都會不僅有廈門路,也有以金門冠名的道路。從禾山路、後生路到後山路同時,這一帶除了主要道路金門路外,附近的支路都是以「How Sun」為名,至少有6個,包括How Sun Road、How Sun Avenue、Lorong How Sun等。多年以來,有出版品引述新加坡國家檔案館資料指出,這一地段屬於祖籍廈門禾山的Tan Kim Tong(陳金筒),「How Sun」是「禾山」的閩南語音譯。此外,2013年出版《新加坡街道路名》(第三版)則認為,「How Sun」源自粵語「後生」。多年來,雖相傳「How Sun」應與陳清吉、金門後山(碧山)有關,但始終沒有進一步的證據,且新加坡的相關研究者也多以禾山路、甚至後生路稱呼。而Tan Kim Tong(陳金筒)是誰?祖籍是廈門禾山嗎?如果是福建人(閩南人)所開發的地段,怎麼又有粵語的地名?這些謎團始終困擾著大家。直到2020年,為慶祝新加坡金門會館150週年所編撰金門社群歷史圖片集《極目‧遠航》時,編委會發現,「How Sun」與金門先賢陳清吉有關。編委楊素萍、張家傑博士查閱土地局的資料發現,陳清吉的金南有限公司於1949年買下並註冊這塊地段,命名為「金門路」,且在金門路的北邊開通了兩條小路,進一步以陳清吉家鄉金門「後山」為名,將之命名為「How Sun...

【僑務專刊專題報導二】 落番圖文小故事

0316g1.jpg 圖文:唐振瑜提供  哥烈碼頭的紅燈碼頭新加坡紅燈碼頭是當年落番客下南洋登陸的地方,再轉到各地方去謀生。1930年代至1942年日軍佔領之前,以及戰後到1970年,是紅燈碼頭的極盛時期。十一個駁船業,金門人就佔有九個駁船業。現在到新加坡旅遊坐船,遊新加坡河欣賞兩岸的的駁船公司,就是由金僑後代方耀明先生所執業。紅燈碼頭之所有被稱為紅燈碼頭,是這一個碼頭有兩盞紅色路燈,像是小燈塔一樣照亮所有來來往往的人。

【僑務專刊專題報導一】金門會館的初期─不可以不知道的金門祖廟—淺談「孚濟廟」與「伍德宮」

早年新加坡的金門會館,二樓隱約可見孚濟廟的名稱。 (圖源:新加坡金門會館網站) ﹝整理撰稿﹞金門僑訊專案小組祖廟在金門在金門的數百座寺廟中,不論是供奉古聖先賢、功在人間的神,或是各姓王爺,大部分都是從福建內地分靈來奉祀的,只有兩尊神像例外,是源自古浯洲(或稱浯江、浯島,即金門)再分靈各地,一是開拓金門的「開浯恩主」陳淵,或稱恩主公、恩主聖侯,最早供奉的廟是建在金門庵前村的「孚濟廟」(亦稱牧馬侯祠),再分靈島上各地及金門僑民聚居地,其中新加坡的金門會館最早即設在「浯江孚濟廟」,正是供奉「恩主公」的廟宇。另一尊就是「蘇王爺」,在金門傳說蘇府王爺祂的俗名「蘇永盛」,是「開浯恩主」陳淵之部屬,協同參與開拓浯洲擘畫、興修水利的工作,後來調任外地,升天后受封為代天巡狩「蘇王爺」,因為成神後與邱、梁、秦、蔡四位王爺結義,合稱「五府王爺」,於明萬曆年間在金門新頭海濱建「伍德宮」奉祀,在清康熙年間為金門水師奉為護營主神,隨著駐軍移防分靈兩岸三地,遍及台灣台南、鹿港、艋舺、澎湖和福建惠安、興化等地,福建惠安的崇武、小岞前群村也有其分廟。金門新頭「伍德宮」五位王爺但又一說,其實整個「伍德宮」的五姓王爺的神靈都是源自古浯洲,蘇王爺是唐代「開浯恩主」、「牧馬侯」陳淵的參謀,而邱王爺、梁王爺、秦王爺與蔡王爺都是蘇王爺的部署,當年金門在蘇王爺及部屬邱、梁、秦、蔡的輔佐下,勤政愛民,興水利、倡文治、嚴武備,使金門一帶成為海上樂園。晚年蘇氏因功封王,調昇內地。死後,金門民眾感念其恩惠德澤,將蘇王爺與部屬邱、梁、秦、蔡等五位,立廟奉祀以茲永念,並合稱這五位為五府千歲或五府王爺。四位部屬王爺俗名如下邱府王爺俗名邱化成,山西太原人士梁府王爺俗名梁德芳,安徽人士秦府王爺俗名秦天祿,山西太原人士蔡府王爺俗名蔡得興,廣東人士而從「伍德宮」所分靈出去的王爺系統,被宗教研究者稱為蘇府王爺系統或「伍德宮」系統,但並不是所有分靈出去就都稱為「伍德宮」,例如澎湖白沙的岐頭鳳儀宮也是從乾隆年間由新頭「伍德宮」分香過去。當廟不只是廟,是家19世紀後半到1949年以前,金門有四次大規模的下南洋,在移民的過程中,直接把王爺信仰帶到僑居地。在新加坡的「浯江孚濟廟」當然就是主祀「開浯恩主」陳淵。而為「伍德宮」的南洋廟宇,有的主奉蘇王爺,有的主奉邱王爺,有的主奉的是梁王爺,再以其它四姓王爺同祀,都被歸類為「伍德宮」系統。前言提到的新加坡金門會館的前身是「浯江孚濟廟」,而位於馬來西亞巴生雪蘭莪金門會館前身是「浯江伍德宮」,是一座主祀邱府王爺的廟,並以池王爺和玄天上帝同祀。現在光是在馬來西亞雪蘭莪州就有三座伍德宮,分別是:巴生金浯江伍德宮│邱府王爺。巴生港口金浯嶼伍德宮│ 蘇府王爺,六姓府王爺。巴生港口濟青堂伍德宮│蔡府王爺。而且全部集中在巴生,從中可知巴生是金僑主要的聚集地,也可分析出來自原鄉的信仰對於金僑落地生根與心靈上的重要性。早年剛來到南洋謀生的金門人,有親可依者前往依親,無親者則白天出門工作,晚上暫時先在廟中棲身,待有了一些積蓄後,再出去租屋住,將這裡讓予新來的人,所以這裡就是會館的前身。另外,位於巴生港口的金門會館稱金浯嶼會館,其功能與金浯江會館相同,都是為初到巴生港口做碼頭工的金門鄉親,提供一個短暫落腳的住所。據說當時許多落番客都在廟裡暫住過,每日出門前、回「家」後都會向殿內神像膜拜,祈求保佑平安好運,久而久之,廟就成了他們精神的寄託、信仰的中心,多數人即使搬離了許久,卻一生都不忘這個他們最初落腳的地方,而這些祠廟在早期僑居地社會所扮演的社會功能與文化意義,超乎我們現在可以想像的,並值得我們去重視的。題外話:在越南的「孚濟廟」在越南胡志明市也有一間「孚濟廟」,此座金門會館乃是越南南部金門人聚會的場所,是由當年胡璉將軍與政府的支持下所成立,於1970年正式建設,落成於1974年,成立之初命名為浯江孚濟廟,作為越南金門人的信仰中心,也成為越南金門人同鄉會館。這座孚濟廟供奉的是開浯恩主公陳淵,而廟裡兩尊主祀恩主公和恩主娘更是由外交部轉駐越大使館運抵西貢供奉。可以說越南金門會館,是在胡璉的幫助之下才得以成立,這是越南金門會館與其他金門會館最大的不同之處。金門僑訊專案小組信箱:news@kinmen.us會館各地僑親相關資訊交流、投稿、訊息新聞都歡迎可以將資訊提供,讓我們的僑訊可以有更豐富並且搭建起更多元的交流

【僑務專刊專題報導二】 落番圖文小故事

羅漢腳的落番客早年下南洋,是一場「十去,六死,三留,一回頭」在那個風雨飄搖的年代,下南洋打拚成為金門男子的主要選擇之一, 但因這是一場生死未定,且交通費不便宜的豪賭,所以幾乎百分之九十九的男子,且單獨一人或是與同宗、鄰居的其他男子同行。而在南洋辛苦工作的日子裡,落番客們一方面要努力賺錢匯回去給金門的家人,一方面為了讓金門家人安心,他們會到照相館租借衣服,拍出讓自己表現出過得很好的照片,寄回去給金門的家人。有別於台灣的對「羅漢腳」的定義,金門出洋的落番客其「羅漢腳」的意思,更多是隻身一人,沒有家眷在旁,但是從過往僑匯書信中可以得知,金門的家眷早已在這些落番客的心中,支持著他們往新世界發展。

Stay Connected

22,952FansLike
3,912FollowersFollow
21,700SubscribersSubscribe
- Advertisement -spot_img

Latest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