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華文化的璀璨星空中,閩南文化猶如一顆閃亮的星辰,散發著獨特的光芒。然而,這閃耀的星辰背後,是一群默默奮鬥的推動者,他們用心守護、推動著這份珍貴的文化遺產。在這群推動者中,張亞輪是一位備受矚目的文化志工,他的身影在泉州金門聯誼會中如一道耀眼的風景線,不斷燃燒著對閩南文化的熱情。
張亞輪的家族背景如同一部小說,充滿著時空交錯的故事。他出生於泉州,而他的父親姜國根則是金門南門里人。國共內戰的時局使姜國根來到廈門,卻因戰亂無法回到金門。最終,他在晉江扎根,經歷了數十年的波濤洶湧。直到台灣開放人民探親,姜國根才有機會回到金門。
張亞輪分享著他的家族故事,其中閩南文化的影子貫穿始終。他的父親常參加泉金聯的活動,無論是每年春節的例行會還是每年5月4日的青少年座談會,都成為家族的一部分。這讓他早早就對泉金聯這一組織有所了解,為閩南文化的繁榮埋下了心底的種子。
1999年,泉金聯需要一位專職駐會工作人員,董炳達先生詢問張亞輪是否願意擔任。然而,由於種種原因,直到2001年9月才獲批准發布調令。自此以來,張亞輪一直投身於泉金聯的事務,見證了這個組織的成長與發展。
隨著小三通的再次開放,泉金聯成為了兩岸鄉親交流的樞紐。金門同胞的尋根、謁祖、投資和宗教交流等活動在泉金聯的努力下得以順利展開。儘管國際疫情曾一度暫停小三通,但重新開放後,泉金聯多次接待金門同胞,推動兩地宗教文化活動和台青創業團體的合作。
近日,金門閩南文化協會與泉州鯉城區閩南語研究會正式簽署了友好社團合作協議,這讓張亞輪對文化保護的未來充滿樂觀。閩南語作為一門瀕危語言,泉金聯的努力與合作成為了保護這一文化寶藏的一環。
雖然在台灣部分地區,閩南語已經漸只被50歲以上的老人所使用,但在國際上,特別是在馬來西亞、新加坡、汶萊、緬甸、菲律賓等地,廣義的閩南語仍然保有生命力。這得益於先人在南洋的開拓,使得閩南語在異鄉仍能通行。
期待通過更多的連結,閩南語這一文化寶藏能夠持續發揚光大,並為兩岸文化交流注入更多可能性。張亞輪的努力是閩南文化發展中的一抹亮色,也是我們值得關注的文化推動者。
在推動閩南文化的過程中,張亞輪不僅是一位卓越的文化志工,更是一位堅定的文化守護者。他的故事彷彿一幅閩南文化的畫卷,透過他的參與和努力,為閩南文化的繁榮發展添上了一抹亮麗的筆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