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即將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這個即將到來的挑戰成為了下任總統當選人必須面對的課題。總統候選人們紛紛提出因應策略,其中民進黨參選人賴清德提出「建構友善自主的高齡生活環境」,國民黨參選人侯友宜則提出「老人健保免費」等政策,而民眾黨參選人柯文哲則呼籲「開創壯世代,美好第三人生」。
  而柯文哲提出的「壯世代」一詞,成為網路熱門話題。
  其實「壯世代」並非是新名詞,「壯世代」的意思指的是台灣戰後嬰兒潮,即大約50至70歲之間的人群。其中的「壯」一詞意指強壯、有力量,這個概念是由壯世代教科文協會理事長吳春城所提出。
  回溯至2020年,台灣高齡化政策暨產業發展協會(簡稱高發會)致力於建立高齡友善環境。這個協會對高齡相關產業進行觀察,促成了當年許多與高齡相關的書籍與論壇蓬勃發展。這被視為一個重要的契機,主要原因是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而疫情的影響也促使年長者對生命有更多的珍惜和激勵。
  高齡化政策暨產業發展協會於2015年成立,開始了一系列社會改革與行動。吳春城表示:「過去,台灣政府和產業都強調對高齡族群中10%失能的照護。但隨著高齡化趨勢的逼近,我們應更注重提供剩餘90%的能活躍老化人口適當的身心靈照護,以避免他們走向失能並拖垮社會。」
  社會運動最初的重要之處在於正名。若持續使用「老人」、「銀髮族」等舊詞彙,人們心中浮現的仍是傳統農業社會的畫面,這成為一種文化限制。產業不清楚該向這群人推銷什麼,唯有想到拐杖和輪椅,卻無法聯想到時尚和科技。政策也偏向提供更多福利和照護,而不是思考世代經濟循環。
  各國也遇到類似問題,不斷尋找新名詞。例如日本提出「新大人」、「大大人」,台灣曾有「樂齡族」、「橘世代」等提議。但這些詞彙仍無法擺脫「老」的含義,因此成為一種禁忌,沒有人願意自稱老人。找不到名字,我們就成為無名之人,甚至不清楚自己是誰。那還能期待別人正確地看待自己嗎?
  「壯世代」不僅在概念上有所含義,更具有政策意涵。他們所追求的不是吸取資源、競逐禮遇的「強者」人生,而是能夠推動人生熱情、促進世代循環、透過貢獻群體找到自我的「壯」社會。這個戰後嬰兒潮的「壯世代」擁有的不僅是高壽、高智能和高資產,更掌握了台灣23的財富。
  過去,老人被視為少數弱者,60歲就準備退休、享受晚年生活。然而,如今的人們平均壽命比以前增加了20年,70歲的人們依舊精力充沛,但整個社會仍以過去的思維看待他們。
  社會上90%的知識是透過經驗歸納而來,然而高齡化問題是人類社會從未經歷過的現象。過去使用「老人」、「銀髮族」等負面字眼,我們應改變社會對高齡者的負面認知。
  「壯世代」所提出的正名運動實際上早在金門海外鄉團中就能見到其精神。旅居台灣的金門鄉親積極參與鄉團公共事務和志願服務,透過「三人行,必有我師」的方式互相協助,共同舉辦充滿教育意義的活動。而在南洋的金門鄉團則透過鄉親之間的協力合作,共同建設僑鄉事業,並積極推動海外華文教育。
  在台灣的旅居鄉親中,許多參與鄉團的主要幹部都屬於「壯世代」。更有不少人在人生的中期,善用數位資源,重新整理上半生的經歷與人脈,開展第二人生的創業;或者投身於文化、教育領域,積極參與環境保育等活動。
此外,許多金門同鄉會也由「壯世代」的金門人擔任主要職位,支撐著同鄉會的運作。這些鄉親們組織活躍,致力於維護鄉土情感、傳承文化、促進社區發展,展現了「壯世代」積極參與社會各領域的活力與貢獻。
  這些實例展現了「壯世代」不僅是高齡族群,更是社會重要力量的一部分。他們不斷地為社區和社會作出貢獻,以他們的智慧、經驗和積極性為社會發展注入活力,呈現出一個充滿活力與正面影響力的圖景。這正好展現了「壯世代」所追求的積極、有價值的生活態度,為這個特殊族群描繪出一幅更為豐富和多元的畫面。

  人類壽命小知識:
  19世紀初,全球的平均壽命不超過40歲。1965年,提高至50歲。其中在1970年代中期,非洲平均壽命47歲,亞洲為57歲,拉丁美洲達到62歲。1990年代,已開發國家平均壽命達到73歲,開發中國家平均壽命57歲,但開發中國家平均壽命狀況不一,並不均衡。
  民國111年,我國政府統計國人的平均壽命為79.84歲,其中男性76.63歲、女性83.28歲。
另外,與聯合國公布2020年全球平均壽命比較,我國男、女性平均壽命分別高於全球平均水準6.7歲及8.6歲。